张千帆教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为什么反宪政没有未来?”文章说,人大教授杨晓青的“宪政姓资论”所引发的对宪政的批判浪潮已狼狈收场。文章以尖锐的语言抨击“御用文人的寡廉鲜耻”,并点名抨击《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官煤为反宪政论“策划站台”。张千帆教授在有关宪政的论战中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理论勇气。
在中国,有关宪政的论辩从未充分展开。
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分校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邝治中说,在中国,党和宪法哪个大?党受不受宪法的制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正确回答,有关宪政的论辩是不能说清任何问题的。
“它这个东西讲不清楚的。搞来搞去,要说依宪治国的话,党还是要在宪法之下,这就否定了一党专政。”
北京著名律师谢燕益表示,中国思想界一直存在左右两派,左派向来对宪政不以为然。这些左派是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在中国,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的信条)最后与专制主义的权力发生了深度结合。”
谢律师举薄熙来拉一些人为他唱红打黑站台为例说,“反宪政论”的提出者是一些知识分子与既得利益者的撮合。
“(反宪政者)理论上反宪政,实质上是一些不愿放弃权力和既得利益的当权者——包括红二代、太子党——与知识分子某种利益的媾合。”
这位律师说,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再对宪法表示尊重,但好像对于“宪政”尚未明确表态。
“习近平上台以后,确实反复提到宪法、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但是)中国官方,包括习近平本人在内呢,并没有明确提出‘宪政’。”
谢律师说,中国现行宪法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保守的内容。
“比如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来源: 自由亚洲电台, 20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