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属于保守的美国传统基金会,每年都与华尔街日报合作发表一项全球经济自由度的排名榜,多年来香港都名列榜首。但斯坦伯格的文章指出,袁国强似乎不懂得华尔街日报和传统基金会多年来对民主、政治和经济自由不懈支持的立场,竟然乱套说民主会影响香港,又说“香港以外的人也在密切注意着”。斯坦伯格因此形容袁国强的解释“怪诞”和莫名其妙(strange)。
身兼“政改谘询专责小组”3个成员之一的袁国强,早前接受此间传媒访问时说,他希望香港的泛民主派人士接受一个“不完美”的政改交易,甚至暗示接受一个由亲北京人士组成的提名委员会筛选特首候选人,因为如果让泛民派得逞,香港的国际名声将会受损。
斯坦伯格的文章指出,袁国强在访问中引用传统基金会上个月刚发表的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榜,香港再次蝉联第一。袁国强还暗示,传统基金和华尔街日报曾经警告一旦发生政治动乱,将影响香港的排名。
斯坦伯格的文章指出:“这是一个怪诞的阐释。”斯坦伯格说,他于是向上述排名榜的作者米勒Miller,澄清传统基金会对香港民主改革的立场。斯的文章说,米勒回覆的电邮,内容与袁国强的理解完全是南辕北辙。
米勒的电邮明确指出:“香港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危机四伏,政府如果违反给予港人一个民主改革以及普选的承诺,这势必损及社会的公信,而这正是法治的基石。”米勒又说,政府一旦食言,“将导致政治动荡,对香港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米勒同时又提醒香港的从政者,如果实行民主改革,他们必须要抵受提高福利开销的引诱来争取收益阶层的政治支持。不过斯坦伯格认为,这只是政治上的挑战,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
除了袁国强之外,“政改谘询专责小组”的其他两个成员包括小组组长林郑月娥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这个小组目前正进行有关2017年特首“普选”以及2016年立法会选举方法的社会谘询。
(来源: 法广, 2014年 2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