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


中共对藏区自焚者株连九族,文件曝光(图)

        香港 — 2009年2月至今,中国境内发生了126起藏人因不满当局高压政策,并要求允许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而自焚的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流亡印度的藏人行政中央呼吁藏人不要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但北京却始终指责是达赖喇嘛幕后操纵造成的。近日,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关于反自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在网上传播,其中的15项针对自焚者家人、亲属、所在村组(社区)和寺庙等的惩处和一项举报措施,引发争议。

地处四川西北部、 距离成都470公里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近年发生9起藏人自焚事件。据若尔盖县政府办公室人员证实,县委和县政府在去年研究后决定出台了这份“关于反自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上图)若尔盖县政府通知(唯色博客/推特图片)

这个被四处张贴的藏文和中文通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自焚事件再度发生,但强调自焚为“犯罪”,对自焚者的家庭、所在村组和寺院等进行“惩恶扬善”,其中规定取消自焚者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报考国家公务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和参军的资格; 对自焚者的耕地和草场的使用权予以收回,冻结自焚者所在村(社区)土地和草场的经营权;对自焚者及其直系亲属、其他积极参与者家庭(户)的宅基地和房屋确权不颁证,三年内不予审批一切商业经营活动;自焚者直系亲属申请出国(边) 境或到西藏自治区,三年内不予审批;对发生自焚案件的寺庙,严格限制僧尼的临时性佛事活动和跨地区大型佛事活动,以及发生自焚事件的村庄和寺院缴纳1至50万元的反自焚保证金,若两年内无事,如数退还;若两年内再次发生,保证金收缴国库,同时继续缴纳保证金等等。

若尔盖县政府办公室人员星期四对美国之音表示,没有感觉到这个通知是要惩罚谁或者带有株连的意味。这位工作人员没有回答这个通知是否是根据阿坝州政府或更高一级政府的要求下发的,只是说是县委和县政府经常务会讨论后决定的。

在北京的藏族作家唯色星期四对美国之音表示,18大以后,中央和藏区各地的政府将打击藏人自焚作为一个专项运动来操作,各地相继出台各种严打措施,而若尔盖县的通知应该是迄今外界看到的最严厉、株连性质最明显的,是从就业、经济、宗教等方面全方位严惩自焚者的家人、社区和寺庙。

不过,唯色表示,就在若尔盖县的通知发布后,该县还是发生了3起藏人自焚。因此,这种性质的通知不仅没有起到防止藏人自焚的作用,反而可能成了激化的因素,加深了藏人对当局的不满。

她说:“当局想用这麽严厉的制裁来制止藏人自焚抗议。我们看到它并没有约束住藏人的这种抗议。这些规定从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点火的,并不是去扑火、灭火的。但是这种无形的手去点火的就是当局呀,它的16项规定,每一项都让当地的藏人喘不过气来,活不下去了,都有这样的感受。”

唯色表示,当局需要给予藏人在宗教和政治上的空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藏人自焚的情况,而不是一味的强硬。

她说:“如果当局真的是想制止藏人的这种抗议,不应该采取这麽强力的镇压手段,而是说必须要给予藏人空间,不光是在宗教信仰上呀,政治上呀等等,都要有空间。

据统计,从2009年2月27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发生第1起藏人自焚至今,中国境内藏区共有126位藏人自焚,境外有5位流亡藏人自焚,包括19位女性。目前,已知的已有111人死亡,其中境内108人,境外3人。

继今年2月  5日青海泽库一位牧民自焚死亡后,前格尔登寺僧人洛桑多杰2月13日在四川阿坝县呼喊抗议口号,点火自焚,被赶至现场的警察扑灭后带走,目前状况不明。

(来源:美国之音 2014年02月21日星期五)


社会:
轰动一时的北京市历史教师袁腾飞告诉学生说:
中国的教科书属于“秽史”,真实率低于5%,你考完试赶紧把它烧了 !
那么, 从哪儿能看到真实的中国现代史? 从《九评共产党》 !

《九评共产党》电子书官方下载

PDF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_A4.pdf
Chm 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chm

推荐下载:《真实的江泽民》PDF电子书

从谷歌网盘《真实的江泽民》 PDF电子书 (直接点击就可)


著名历史学家辛灏年: 《九评共产党》“能够如此坚强的、彻底的、不隐讳的在海外揭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状, 那是真正的爱国的表现,是爱中华民族的表现。”

现居中国国内的历史学家吕加平于2009年12月1日发表了《关于江泽民的‘二奸二假’和政治诈骗问题与要求调查的呼吁》文章, 却被当局在2011年5月判刑十年, 并于2015年2月保外就医。而江泽民的“奸”和“假”只是其全面败坏中国社会的基础而已。《真实的江泽民》让你全面认识江泽民和当代中国及世界现状。

最新新闻:


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