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今天(6月4日)是六四血腥镇压的24周年纪念,也是习近平、李克强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个六四纪念日。这届新政府中的许多人与1989年的那场民主运动有着密切和矛盾的关系。
文章曝料,李克强在北大读书期间就与当时参加北大竞选、六四后流亡美国的著名异见人士胡平和王军涛有来往。
报导引述王军涛回忆称,李克强曾参加北大的沙龙,北大的学生们常常在沙龙里就选举政治、西方哲学和过度专制统治等话题辩论到深夜。李当时和他们有许多观点相同。
习近平虽然六四期间身在福建,远离北京的民主运动中心,但是他的父亲、共产党元老习仲勋早在一九八五年党内处理学潮问题的讨论中,曾与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内强硬派和极左派针锋相对,反对对学潮采取强硬措施。
此外,中共副主席李源潮、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以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等人也都参加过1989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有4百名政治精英参加的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辩论中国的未来。中国25名现任政治局委员中,有6人出席了那次会议。
但在中国军队用枪支和坦克镇压和平示威的学生和同情学生的市民后,一切都改变了。李克强和其他许多青年官员一样,为了显示自己对党的忠诚而谴责六四民运。
《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最后引述曾经在中共心脏任职的吴伟的话说,共产党的体制改变人,一旦踏上了这条路,就学会了如果要保护自己,就必须首先保护党的体制。
1989年6月4日发生的镇压天安门民主示威的事件已经过去24年,至今官方仍把“六四”视为一大禁忌。中共当局不仅拒绝重新评价“六四”事件,也不许任何形式的公开悼念“六四”死难者的活动。
外界评论称,不管中共领导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怎样,中共外在的表现依旧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用邓小平评价周恩来的话讲,“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也保不住……”
(摘自: 新唐人201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