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Google X实验室策动的“疯子计划”(Project Loon),利用气球作为广泛地区的网络连线媒介。承担重任的是体积不受温度影响的超压力气球(superpressure balloon),直径约15米,约等于一般小型飞机长度,球内注满氦气,气球下方系上通讯用的电子仪器,包括无线电天线、高度控制系统等,另有太阳能板为仪器提供能源。
平流层传送跨越高山阻隔
气球上升至离地20,000米或以上的平流层,由平流层的气流推动,以时速8至32公里环绕地球飞行,并由地面控制中心监控其位置。如需要调整气球位置,控制中心可根据电脑运算,控制气球移动至不同气流区。气球约可飞行100天,向直径40,000米的地面范围,提供速度与3G相若甚至更快的网络服务。
Google本周已在新西兰展开测试,放出30个气球,并在基督城及坎特伯雷(Canterbury)邀请50名志愿者,在他们的住所安装特制天线,向气球传送及接收无线电信号,其间气球间会即时互相传递信号,并传送至地面服务器处理。由于气球位处高空,信号传递不会受高山等地形阻隔。首名透过Google气球上网的农民尼莫(Charles Nimmo)成功上网15分钟,查看天气预报。尼莫称,当地没有宽频服务,只能靠卫星电话上网,每月帐单高达1000美元,新技术令人兴奋。
新西兰测试 农民上网15分钟
Google X首席技术设计师德沃(Richard DeVaul)称,全球仍有不少地区难以连接互联网,虽然可透过卫星电话上网,但成本不菲。“疯子计划”尝试利用气球建立覆盖广泛的无线网络,盼让偏远地区民众更轻易透过互联网连接世界,获得更多教育及经济机会。一旦遇上灾难,地面通讯设施受损时,气球亦可提供网络服务,协助救援。
Google未透露气球网络投资金额,强调仍属初步阶段,未来将与其他机构合作,在阿根廷、智利等与新西兰纬度相近的国家作测试,盼由千计气球组成群组,提供稳定网络服务。不过有专家质疑计划可行性,认为气球只能在空中停留数天而非数月,而且天气变幻莫测,要同时控制千计依赖气流环绕地球运行的轻盈气球并不容易。
(来源: 希望之声,201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