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热爱中国的马克.基多,惊觉〝中国梦〞只是〝富强梦〞,他坚决地向世界高呼:〝我的爱已逝,我的中国梦已醒(I have fallen out of love, woken from my China Dream)。〞
难忍没法治没自由 〝我的中国梦已醒〞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在距离上海三小时车程的浙江莫干山,基多将经营了九年的咖啡馆和小旅店的家俬搬走,他说:〝我不会再回来,我曾经热衷的中国梦已经破碎。〞
文章说,当基多透露离华意向后,浙江地方政府深怕他的文章会打击外国投资,在他去美国期间不断骚扰他的妻子,甚至他一周后返会家里,仍然质问他的意图,结果令基多对中国更加失望。
文章说,基多上年暑假在英国《Prospect》杂志投稿《你永远成不了中国人(You'll never be Chinese)》一文,透露今年会与广东妻子,带着两个分别8岁和10岁的子女回英国。他哀叹自己的中国梦已醒,因为中国人见钱眼开,只追求物质财富,政府只担心人民是不是控制在它的股掌之上。
加上基多无法容忍子女在一个充满考试压力,以及虚假历史宣传的教学环境下成长。为此,基多依然选择离开中国。
基多对浮躁社会现象的忧虑
离开中国的理由中,和基多的个人经历相关,他多次强调,选择说再见更多是源于对当下许多浮躁社会现象的忧虑。
基多表示,在他经营家庭旅社和杂志时遇到的一些〝水土不服〞,他指出,〝当今中国社会只聚焦于一个方面:金钱和对其的获取。〞
基多讲述,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们从不问我和我的家人是否健康,他们关心的是我们的旅馆能赚多少钱,我们的车、宠物狗花了多少钱。〞
此外,基多的忧虑还有〝所呼吸到的空气和伤害我们身体的食物〞。在他看来,中国的教育系统更像〝一个测试中心〞,几乎没有体育和课外活动,〝这里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教育成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恰恰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出于这些关乎未来的担心,基多和他的中国妻子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英国。
办杂志遭中共当局封杀
现年46岁的马克.基多出生在英国的威尔士山区,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以学生身份来华。
基多早在20多年前在英国著名学府伦敦亚非学院专攻中国诗歌,毕业论文写的是王维,读书时曾跟探险队穿越新疆克拉玛依沙漠。
2006年,基多先在上海做金属买卖,后来投资10多万美元创办系列杂志《That's Shanghai》、《That's Beijing》、《That's Guangzhou》,并获得相当成功。可惜,好景不常,2004年基多的杂志被中共当局以营业执照的藉口查封。
生意失败后,基多与广东妻子和儿女举家隐居浙江莫干山,经营英式咖啡店和小旅店。
(来源: 新唐人201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