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8


中国三年内”一定会发生革命“- 香港《阳光时务》创办人陈平

        新年伊始,看似司空见惯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被删改一事,意外闹成一场影响海内外的大风波。近日,《阳光时务》周刊创办人、〝红二代〞出身的陈平接受台湾《新新闻》专访指出,〝南周事件〞爆发有必然性,因为大陆已人心思变,他甚至断言三年内 〝一定会发生革命〞。

红二代称三年必乱 第五代无法阻止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7日报导称,日前,前赵紫阳智库成员陈平接受了《新新闻》专访,对两岸三地的重要议题侃侃而谈,尤其对大陆当前时局予以析评,其言词犀利,毫不保留。

报导说,尽管〝南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陈平旗下的《阳光时务》周刊却大量聘用优秀的南方报业团退除役编辑人员。陈平认为,南方事件表面看事出偶然,是中宣部官僚奴才管理心态,想表现一下迎合新主子,结果错判下属反应导致矛盾激化。但在实质上,事件也是必然,因为〝民心思变〞。

他指出,中共中层官僚目前仍生活在主奴的狭窄文化中,丝毫看不清潮流大势,只会做两头不讨好的事,而这些事〝都是加速中共统治的瓦解!〞

在谈及大陆未来变化趋势时,陈平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三年一定会发生革命,即便是中国第五代的领导人也改变不了这大趋势!〞他更预测说,革命最终是来自于社会大规模的抗争中,最后走向结束一党专制,开放报禁与党禁。〝这规模愈来愈大的抗争,可能你们很快就看得到。〞

〝政改都是空话〞

中共新领导班子在十八大上台后,在反腐、整顿〝政风〞以及关注民生等方面有一系列的表现,也赢得不少关注的目光。但陈平却认为,新班子虽然说一定要改,但究竟怎么改,仔细一看都是空话!

他指出,个中原因在于:第一、受中共庞大既得利益集团的限制,这些领导人有些心里想的说不出来;第二、他们毕竟在这官僚系统三十多年,期间所接触、所认识的知识信息还是既有的体制下,受到局限,这两点导致说的是空话。尽管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不断释放改革的善意值得肯定,但最终恐怕只能是事与愿违。

陈平在八○年代曾参与制定对外开放等经济改革战略,对大陆经济状况可谓知之甚深。他直言大陆的经济已无法走下去,其主因在于官僚利益集团在国民经济中所掠夺的成分太大,〝就像一个家庭如果不干活的人太多,这家庭必定垮掉;一个公司也是,如果都是不做事的管理层,而且管理层还要多吃多占多喝多要,肯定要垮掉。〞

陈平深信明年就会表现出中共本身活不下的状况,因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到处都是财政危机,然后你指望右手拿剪刀砍掉自己的左手,怎么可能?〞

陈平与习家两代交好 曾入赵紫阳智库

据了解,陈平本姓张,父亲张琼是军官,五十年代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做研究,后因被打成〝苏修叛徒〞,陈平遂改跟母姓。

1978年邓小平拍板改革开放,让赵紫阳主持〝三所一会〞进行研究,陈平加入其中〝一所〞中信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农村经济,因而被视为〝赵紫阳班底〞的改革派系。(其余二所一会为: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北京青年经济学会。)

七、八○年代,中共元老习仲勋(习近平之父)考察深圳特区,陈平在身旁跟随;同时,陈平也认识习近平,其办公室墙上至今挂着他与习近平的会面照。

据香港《壹周刊》报导称,1984年,当时二十九岁的陈平曾与其他一些改革〝少壮派〞组织著名脑震荡大会〝莫干山会议〞,当时有份参加的包括当今中共高官副总理王岐山、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长周其仁等,陈平与他们的交情源于此。

来源: 新唐人2013年1月17日)

相关报道
- 有习近平私家关系的港媒披露宣传部权力黑幕化、不受制约
- 香港改革派《阳光时务》撰文“反击宣传部”,为习近平发声?

社会乱象:
轰动一时的北京市历史教师袁腾飞告诉学生说:
中国的教科书属于“秽史”,真实率低于5%,你考完试赶紧把它烧了 !
那么, 从哪儿能看到真实的中国现代史? 从《九评共产党》 !

《九评共产党》电子书官方下载

PDF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_A4.pdf
Chm 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chm

推荐下载:《真实的江泽民》PDF电子书

从谷歌网盘《真实的江泽民》 PDF电子书 (直接点击就可)


著名历史学家辛灏年: 《九评共产党》“能够如此坚强的、彻底的、不隐讳的在海外揭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状, 那是真正的爱国的表现,是爱中华民族的表现。”

现居中国国内的历史学家吕加平于2009年12月1日发表了《关于江泽民的‘二奸二假’和政治诈骗问题与要求调查的呼吁》文章, 却被当局在2011年5月判刑十年, 并于2015年2月保外就医。而江泽民的“奸”和“假”只是其全面败坏中国社会的基础而已。《真实的江泽民》让你全面认识江泽民和当代中国及世界现状。

最新新闻:


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