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8


经济学家何清涟台湾演讲: 中国“大外宣”崛起?- 中共控制海外中文媒体的方式与目的

      知名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5月24日在台湾大学演讲主题:中国“大外宣”崛起?谈中国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控制,此专题将演讲内容与何清涟的《中国“大外宣”的“本土化”战略》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两篇文章作整理编辑报导,让读者知悉中共控制海外华文媒体的方式与目的。

抢夺话语权 海外媒体本土化的无声侵略

中共当局一直认为,世界的话语权有 80%的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为了强夺话语权,中共不惜挥洒银弹扶植各种外宣媒体,推动“大外宣计划”,为了不让外界察觉有中共渗透的痕迹,更将此计划战略改为“外宣媒体本土化”,是新华社、CCTV及其它外宣媒体共同奉行的新策略。

何谓中共大外宣本土化策略?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为 了降低成本,相继停办实体报纸、杂志。中共政府认为这是中共媒体海外扩张的绝好时机。美中关系中心(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主任OrvilleSchell表示:“当我们的媒体王国正像喜马拉雅的冰川一样在融化,北京却正在扩张。他们想尽可能地在世界上任 何一个有信誉的新闻业标志地抢占一席,所以他们要到纽约,要到(时代广场)这一标志性的地点,这就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外国观察家显然没注意到,中共推进大外宣计划的战略已经变成“外宣媒体本土化”,其目标就是在外宣媒体对象国聘用外国记者编辑,将外宣产品包装成普通的媒体产品,对受众实施越来越不易被察觉的渗透。

中共对外宣传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各对象国的读者,为了让外国读者将中共外宣刊物视为了解中国的“窗口、桥梁、朋友”,外宣部门着实下了 一番苦工夫钻研,于2003年提出“外宣工作三贴近原则”:“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中共的外宣工作其实已有50多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宣媒体曾一度衰落,至2003年以后,外宣又成为中共政府的工作重点,2008年以后中共外宣媒体开始海外大扩张。比如新华社疯狂向外扩张,海外目前有130多家分社,6千多名记者,每天生产7千多条新闻。

当西方媒体在互联网资讯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瘦身”,中共对世界各语种记者编辑的需求为一些失业的媒体从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2009年4 月20日,《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成为继《中国日报》之后的第二份中国官办英文报纸。据透露,早在2008年12月,《环球时报》英文版就开始在外国驻 华记者群体中招聘主编、编辑与记者,数量是60名英语新闻记者和编辑、10名外籍专家以及5名管理人员。

一位参加过招聘的外籍记者被告知,“普通记者和编辑年薪都在10万元以上,资深记者、编辑能得到30万元人 民币的年薪,并且还提供一套住房。” 更重要的是,《环球时报》英文版在起步时没有经济效益的压力,第一年预计运营亏损2,000万元。

“外宣媒体本土化”策略

“外宣媒体本土化”就是聘请“外宣对象国”人士作刊物的记者与编辑。入选者多是当地有新闻从业经历者,同时还请对象国的政府官员出任外宣杂志的顾问,参与选题策划,并重金约请当地主流媒体有影响的人物为杂志撰稿,借他们的口为中国说话。这类经过巧妙包装的文章有时候被当地主流媒体引用,可增强宣传效果。

另一种是改变以往在中国印刷再运到目标国的方式,直接在对象国印刷出版。这些出版物均由中共政府出资购买,并发送到中共驻外大使馆,由其免费赠阅给当地政要及各界精英)。以《北京周报》为例, 主要赠送给北美国家国会议员及当地各大图书馆。

再则,聘用“外国专家”,他们的专业工作就是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为中共政府从事外宣工作。中国外文局共聘有百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宣专家。

据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官员刘东介绍,为了弥补外宣刊物主办者远离对象国、远离读者的缺陷,外宣刊物选题时,“将外国 专家当作对象国的代表”与“第一读者”,认为这些专家与预想的读者是“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下长大的”,“有他所代表的人群的性质”,知道“本国人对什么话题 感兴趣,并采用本国人喜欢的方式与语言风格介绍”。

至于这些中共官方斥巨资办的英文媒体能否成功,西方同行与中国国内媒体研究者均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来自中国媒体受控于中共政府缺乏公信力,报导的内容有些很低俗。

比如2010年3月《环球时报》英文版北京都市版中的“亚历山德罗问答”(Ask Alessandro)专栏被认为创造了新的低俗纪录,“读起来就像是内容低俗的影片《波拉特》的文字版,但却没有其中的喜剧成分。专栏中充斥着仇视外国 人的陈词滥调及性别歧视,满篇胡言乱语和粗俗的字眼,似乎千方百计地以不到400字的篇幅惹怒几乎每一个人。”

尽管中共“大外宣”运用了金钱的力量,塑造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但商业逻辑是无法取代文化逻辑的,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由其国内政治社会状况来决定,ˋ就像美国的国际形象不是依靠美国新闻总署和白宫发言人塑造的,缺乏公信力的中共外宣媒体办得再多,也不可能凭藉它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控制海外媒体帮中共说话

中共之所以要抢夺话语权控制海外媒体,无非是要在重大事件时,让这些海外媒体帮中共说话,迷惑国际视听,哄骗中国民众。

中国共产党60年来就干两件事,利用暴力化私为公,把地主资本家财产占为己有;再以改革名义用国家权力化公为私,让无产阶级革命家变为亿万富翁。据说,中国2千9百多个亿万富翁中就有2千8百多个是高干子弟。

中共是极权统治,掌管中国所有一切,从宇宙一直管到人、管宗教,自认比神还高明。中共出台一个关于达赖喇嘛转世的崭新规定,就是没有中共的批准达赖喇嘛是不可以转世的,所以达赖喇嘛宣布不在中国转世了。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权像中共政权这样,统治所有的资源,农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所有的一切,想拿就拿,想要就要,农民土地它想争就争,城市住房想拆就拆,百姓自杀自焚抗议没有用。要大家买房说70年产权,“对不起,建设部前年说了:‘我们中国的房子从90年代一直到2003年前的房子只有30年寿命,之后都要拆掉重盖’”。

中共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订者,又是参赛者,还是裁判者,一下说航空私有化,现在又收归国有,钢铁要整并,让亏损多的国有企业并营利很大的民营企业,说并就并,不并不行。

前几年推中国模式,其实就是“发展经济、一党专政”,经济上由政府控制一切资源,再由共产党掌握政权,但这点中共不会说,只会说中国的GDP有多少,中国人民生活改善了,减少多少贫穷人口,但是中国为什么贫穷它不说,自中共建政至今,中国人的贫穷是谁造成的,它不说,它只说改革如何成功的解决了中国的贫困人口,这种宣传是有技巧的。

中共的宣传用的就是“谎话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现在共产党不是纯粹的谎话,而是夹杂不分事实,不分真相的谎话。可能发生地是真的,人名是真的,但是事件的原因不是真的,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真的,比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事实是真的,5月12日是真的,死了多少人不是真的,政府如何抢灾救人、救灾款如何运用不是真的。

中共为了传导自己的意念,广泛的利用海外控制的媒体,而且中共的宣传是一种单向宣传,只传达自己心目中想让外国知道的形象,这时,这些乍看海外独立媒体就起了关键作用,在重大事件、人权问题上绝对与中共喉舌的媒体一致,一方面可以迷惑国际视听,一方面又将这些文章出口转内销哄骗中国民众说:“国际媒体同声谴责反华势力”等等。

北京对海外华文媒体的红色渗透

中共政府花费钜资介入海外的中文媒体,通过资助或者直接出资创办貌似独立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并鼓励开办各种华人社团,作为统战工作的主要工具,并将这三者合称为中共政府的“三宝”。其主要策略有:投资控股、给予媒体在大陆的商业利益、安插人员等等。

北京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渗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开始。不少中文媒体被收买,或因不敢得罪中共,在有关中国的报导上越来越接近中国大陆媒体,所使用的语言也日益接近中共的官式语言。

自本世纪零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政府又采用了更成熟的控制与渗透策略:举办海外媒体研习班,归正海外媒体从业者, 定期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与各种研修班,针对海外传媒的总编辑,主要领导者。

这种“有吃有喝有玩乐有鼓掌有照相有发言有总结有资料有礼物有欢迎有道别,一种典型的中国庙会式的‘大会’”,对于移民海外者确实有吸引力。举办者意在“招安”,而参加者更是希望自己表现好,在众多受招安者当中备受中共当局重视与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不少海外媒体为了让北京政府知道他的作用,会强调自己的优势,“非官方、看起来独立,能够更好的赢得当地华人的信任”,请领导多多支持。新泽西一家《彼岸》杂志就说:“要充分运用海外媒体的作用,影响美国主流社会,我们就是国内媒体在海外的延伸,一定要忠实履行海外媒体的责任,国内媒体的宗旨就是海外媒体办报的宗旨。”

中共花这么多钱当然要做业务培训,所以经常会对这些海外媒体发布原则性的指示,某个大事件该怎么报导,常规性报导该怎么做。

发生重大事件时,中共会把所有北京认为可靠的海外媒体负责人找来听课,讲述该如何报导,比如2008年西藏问题,讨论要如何利用海外传媒的壳,反驳西方对中共当局不好的报导,然后登载在人民网,标题为:国际媒体谴责藏独势力。

又比如新疆事件同样如出一辙,请海外媒体记者去新疆参观后写出报导,接着文章出口转内销,藉此哄骗中国民众。类似的情形如2008年北京奥运,奥运火炬在世界传递过程中沿途遭遇到很多抗议,国际社会要求中共改善人权,为此,中共在纽约召开紧急会议,由京奥会的刘淇亲自讲解,要赶紧做好宣传工作,如何做。

除传统的媒体报纸外,中共还广泛涉足电台,电视业,操纵美国一些当地的华语电台,电视。 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英语节目(CCTV-9)24小时不间断通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有线电视网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和休斯顿三城市播放,这是中央电视台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达成的协议。自从开始这项合作之后,时代华纳旗下的CNN对中共的态度马上转了180度的大弯。

中共政府“金钱统战”的结果,每逢中国有大型活动,海外华文媒体非常自觉地配合中共政府的宣传,已经有不少媒体日益偏离新闻自由的轨道,对中国的报导越来越与西方主流媒体的价值判断相反。可以说,世界华文媒体的版图已呈红色与粉红色。

对港台的媒体渗透


香港与台湾媒体界有个现象,平时对媒体没兴趣的大老板,如今却争相收购媒体,原因不是他们对于经营媒体有兴趣,而是为了帮助中共控制媒体才去买媒体,目的是要取得在中国更多的资源。

综观全港绝大部份主流媒体 的老板或高层均被委以中共公职、特区政府勋衔。暂时没有这类衔头的媒体老板则在大陆经营庞大生意。而台湾一些龙头媒体现在因中共的红色渗透,不仅不能为台湾对大陆在政治上保持独立效力,还成了哄抬北京的“啦啦队”。

台湾该如何走出红色迷雾?

针对马政府的亲中路线、中资渗透台湾媒体,来台演讲的何清涟已经感受台湾深层的焦虑,她安慰台湾民众不要急,要等待,目前中国内部出现的局势变化已经自顾不暇,台湾的民主框架已经打好,可以用选票说话,监督政府,捍卫台湾这块土地,给全球华人民主自由的希望。

何清涟说,中国有千千万万个问题,台湾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而台湾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与中国大陆的问题”。台湾应该好好研究这个议题,不要急,时间会给人机会,大陆的局势现在并不好,由中国最近发生的外交变化可看出端倪。

何清涟表示,以前中国说要崛起,要超过日本,几年后要超过美国,不过去年12月份中国已经不想超过美国了,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外交网站上发表言论说,中国赶过美国是个神话,中国没有这个决心也没这个能力。

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再次表态,中国绝对不会挑战美国。何清涟认为,这些讯息意味中共攘外必先安内,中国现在内部问题太多了,再加上中东、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中共非常恐慌。

何清涟乐观地认为,目前中国外交的变化给了台湾机会,她鼓励听讲的学生,应该行动起来,台湾民主的框架已经打好,珍惜你们的选票,监督你们的政府,尽量的发声,她作为一个大陆逃亡的流亡者,希望台湾能保留自由之地让中国大陆看到希望。

至于中共渗透台湾媒体,何清涟笑着说:“ 香港已经有人发起拒买拒看这些媒体,还有人发起某些媒体的报纸,见一份丢一份,如果台湾大家都不看,它就没市场了,就让那些企业家去烧钱呗!”

何清涟简历:


何清涟,中国湖南省邵阳市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曾先后在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经济系任教。经济学者,政治评论家。曾任教湖南财经学院、广州暨南大学,并任职深圳法制报多年。近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1999年6月14日“亚洲之星”专号曾将她评为“亚洲之星”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1999年11月28日)将其列为影响中国的二十五位时代人物之一。

2000年因发表于《书屋》杂志上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一文而受整肃。 2001年6月中旬被迫离开中国,定居美国,现为中国人权(纽约)高级研究员、美国之音、BBC等多家媒体专栏作家。

主要著作:

《人口:中国的悬剑》(《走向未来》丛书之一);
《现代化的陷阱》。1998年1月出版,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
《雾锁中国——中共政府控制媒体大揭秘》,2007出版,唯一研究中国政府如何控制媒体的专著。译为英、日文出版。

(来源: 大纪元2011年05月26日)
轰动一时的北京市历史教师袁腾飞告诉学生说:
中国的教科书属于“秽史”,真实率低于5%,你考完试赶紧把它烧了 !
那么, 从哪儿能看到真实的中国现代史? 从《九评共产党》 !

《九评共产党》电子书官方下载

PDF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_A4.pdf
Chm 格式http://www.epochtimes.com/9pingdownload/9pinggb.chm

推荐下载:《真实的江泽民》PDF电子书

从谷歌网盘《真实的江泽民》 PDF电子书 (直接点击就可)


著名历史学家辛灏年: 《九评共产党》“能够如此坚强的、彻底的、不隐讳的在海外揭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状, 那是真正的爱国的表现,是爱中华民族的表现。”

现居中国国内的历史学家吕加平于2009年12月1日发表了《关于江泽民的‘二奸二假’和政治诈骗问题与要求调查的呼吁》文章, 却被当局在2011年5月判刑十年, 并于2015年2月保外就医。而江泽民的“奸”和“假”只是其全面败坏中国社会的基础而已。《真实的江泽民》让你全面认识江泽民和当代中国及世界现状。

最新新闻:


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