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在宣布媒体2011年应遵守的十条禁令后,继续对媒体实施控制行动。中宣部这个对中国共产党直接负责的审查机构设计了为期六个月的培训,传授记者如何“根除虚假信息,提高社会责任感,强化记者职业道德”,简言之,就是把记者本身变成审查工具。
无国界记者对逐步升级的信息控制行为提出谴责。中宣部研究压迫记者的新方法时总是智计百出。这种培训的内容是禁止记者有批评精神,让记者成为国家宣传部门的公务员。
1月26日,中国记者协会党组书记翟会生介绍了这次控制媒体的活动。几家机构共同管理这次活动的领导机关,比如中央宣传工作办公室、中国记者协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它们会在14个省执行控制活动,并监视该培训顺利进行,让记者“认识并避免敏感的政治话题”。
同时,无国界记者还对滥用“虚假信息”的做法表示不满,这种做法给各级政府滥用权力压制言论自由提供借口,比如《成都商报》记者龙灿、南方报业的记者长平都遭到不公正撤职。
龙灿是日报《成都商报》的著名调查记者,1月21日遭撤职,原因是制造“虚假信息”。龙灿在一篇文章里揭示,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在黄山登山时遇险,三次拨打求救电话,而黄山当地部门对此置之不理。
在中宣部的压力下,《成都商报》被迫解雇龙灿,编辑张丰缴纳1000元(100欧元)罚款,新闻中心主任曾熙也被撤职,新闻中心分管编委蒋泉洪停职,接受严格调查。编委成员王奇、总编辑陈舒平罚款3000元(300欧元)。
2011年1月28日,资深敢言记者长平被迫离开南方报业集团,原因是拒绝改动所撰写文章的部分内容。长平为了职业道德不向当局做出任何妥协。他所在的报业集团、地处广东的南方报业集团是最敢于批评当局的机构之一。当局再次对集团负责人施压,集团最终以发布“虚假信息”为名辞退长平。2008年西藏暴乱期间,长平已经因为文章中指责中国政府失去副主编之职。
(来源:无国界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