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争夺网络空间又一年
-2007年中国网络监控与反监控年度报告
维权网(http://crd-net.org), 2008年7月10日发布
<< 目录
导言
2007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截至2008年4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2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中国这样一个严格控制新闻自由的国家,互联网使中国普通民众第一次拥有一个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平台。没有互联网之前,传统三大媒体(报纸、电台、电视)被紧紧控制在官方手中,普通民众没有机会利用这些媒体发表任何独立见解。互联网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与平台。互联网也因此成为许多中国人获取信息、接受启蒙的最有效方式,使许多有独立思想的人得以表达观念,使拥有信息来源的人得以独立报道非官方消息,使不能自由结社集会的公民能够聚集起来探讨共同关心的公益课题,从而推动了中国由一个独裁专制、信息封闭的社会开始转向信息多元的开放社会。
1998年7月8日,中国因特网用户有了自己的名字——“网民”。如果说1999年是网民力量开始凸现、2003年是网民开始影响中国的话,那么 2007年则是网民踊跃介入社会公共事务、改变中国的一年。2007年的一连串社会公共事件,网民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乃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著名评论家、《南方周末》编辑笑蜀把2007年称为“公共事件元年”,标志着中国网民开始担当起介入公共事务和监督政府的公民责任。
2007年这样一个网络公共事件众多、公民开始利用互联网改变中国的年份值得记录、反思与借鉴。本报告为一份网络自由年度报告,主要描述了中国官方监管部门在2007年如何通过新出台的法规和新扩充的网警网监队伍、以新的管理方式(如“新添过滤词”)监控网络媒体信息流通、惩罚违规网商、关闭网站、拘捕活跃公益网民等方式监控网络,来压制网络自由、监控网民。本报告揭露了许多官方监管部门的运作细节,希望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网络监控机制。同时,本报告也探讨了2007年网民们如何应对这种紧收局面、巧妙地利用网络工具捍卫新闻和表达自由、推动公民运动的发展。
(待续)
2007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截至2008年4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2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中国这样一个严格控制新闻自由的国家,互联网使中国普通民众第一次拥有一个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平台。没有互联网之前,传统三大媒体(报纸、电台、电视)被紧紧控制在官方手中,普通民众没有机会利用这些媒体发表任何独立见解。互联网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与平台。互联网也因此成为许多中国人获取信息、接受启蒙的最有效方式,使许多有独立思想的人得以表达观念,使拥有信息来源的人得以独立报道非官方消息,使不能自由结社集会的公民能够聚集起来探讨共同关心的公益课题,从而推动了中国由一个独裁专制、信息封闭的社会开始转向信息多元的开放社会。
1998年7月8日,中国因特网用户有了自己的名字——“网民”。如果说1999年是网民力量开始凸现、2003年是网民开始影响中国的话,那么 2007年则是网民踊跃介入社会公共事务、改变中国的一年。2007年的一连串社会公共事件,网民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乃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著名评论家、《南方周末》编辑笑蜀把2007年称为“公共事件元年”,标志着中国网民开始担当起介入公共事务和监督政府的公民责任。
2007年这样一个网络公共事件众多、公民开始利用互联网改变中国的年份值得记录、反思与借鉴。本报告为一份网络自由年度报告,主要描述了中国官方监管部门在2007年如何通过新出台的法规和新扩充的网警网监队伍、以新的管理方式(如“新添过滤词”)监控网络媒体信息流通、惩罚违规网商、关闭网站、拘捕活跃公益网民等方式监控网络,来压制网络自由、监控网民。本报告揭露了许多官方监管部门的运作细节,希望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网络监控机制。同时,本报告也探讨了2007年网民们如何应对这种紧收局面、巧妙地利用网络工具捍卫新闻和表达自由、推动公民运动的发展。
(待续)
相关文章